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浙源乡沱口龙湾村,又名新桥湾、龙门,龙湾是一个以詹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背靠青山,面临浙水。现有四十余户,一百八十多人。
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达90%;茶叶、木竹、油茶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户户都盛产茶叶、油菜籽、柽籽等农作物。
江南詹氏始祖黄隐公(詹初)下二十一世嗣一公自庐山迁桃木岭下詹家巷,二十三世宗礼公自岭下迁龙湾,约有七百多年历史。开宗以来,龙湾曾先后出有八位进士,清代医学家詹芝吉就是其中之一。
清代康熙年间,龙湾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村里黄隐公下三十六世孙振瑛公,一片公心,积极理众,一生由庚申至甲申,三十年间带领众人,建宗祠,路亭,众屋,月池,石板路,庙等,龙湾詹氏宗祠又名“大经堂”,原是三进二池的高大建筑,是龙湾人祭拜祖先,上丁,集乐的圣地,特别是台门门楼,建筑独特,由于年久失修,祠内现已改建,唯独门楼和朝向未动。
众屋,又名“崇礼堂”,原也是三进二池之构造,专放灵柩之用,本村族人仙逝后,立即放进众屋,不放在家中,即卫生,又方便。此屋曾三次改建,大小高矮比原来稍逊。
龙湾还有几件趣事。
小门,灵柩必须从小门出葬。
龙湾的小姐、淑女门嫁出者,嫁妆上必须写上“大经堂长条谨封”字样,以示女人众家人之说。
婺源门楼三个半,江湾、百柱、孝义祠,还有半个在龙湾,说的是婺源门楼的精美排行。位于婺源县浙源乡龙湾村的明代詹氏宗祠门楼,虽然历经440余年,但依旧保存完好。该门楼高约10米,宽约12米,水磨青砖门面,长条青石门框,加上马头墙上六只翘首昂空的鳌鱼,让整个门楼更加古朴庄重。据村民介绍,明代隆庆年间,龙湾村里有个叫振瑛公的詹氏先人,为人乐善好施,是他出资修建了这个精美门楼。
“门楼是振瑛公自己设计,自己做的,它有四层,非常独特,在婺源是很不常见的。”龙湾村村民詹汉标说到。由于年代久远,詹氏祠堂已经多次修缮重建,然而,这个门楼虽历经风雨却依然完好如初。“这个詹氏宗祠,上面是砖雕‘开星点斗’,现在为什么看不到呢?因为以前为了保护它,大家把它粉了起来,到现在这些石灰都还没有铲掉。”詹汉标介绍着说,对门楼喜爱万分。
如今,这方飞檐翘角,威武大方的门楼,不仅让村民们备感自豪,也受到了众多游人和画家的追捧。“这个门楼真是太漂亮了!这里我来了十多次了,每次都是路过。这次,我一定要好好地画一画。”来自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李晓林副教授打开画夹准备创作。“这个牌楼一看就很有历史,很有文化。它这个精美程度让人震惊,所以我要代表我们学院好好画一张,回去在我们南京美术馆展出,好好宣传这个徽州的文化。”李教授继续说到。面对如此难得一见的门楼,李教授按捺住内心的激动,门楼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供稿:龙湾村民 图片:郎桂来、詹金星
素材整理:詹红飞、詹红佳
审核:詹建民 编辑:詹红兵
- 岭上花正开,花间警影总相随!
- 滚动更新丨返程高峰!多个收费站临时封..
- 婺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在划定范围内禁止燃..
- 婺源县2022年城区公办幼儿园、义务..
- 江西省疾控中心4月29日发布新冠肺炎..
- 关于在婺源县部分区域实行静态管理的通..
- 关于婺源县发现一例确诊病例的通告
- 来自最美乡村婺源的一乡镇党委书记离任..
- 婺源县公共租赁住房及租赁补贴申请公告
- 捂紧口袋多留神,资金安全有保障 ,2..
- 寻人启事:汪强,男,13岁,婺源县江..
- 婺源县县级领导干部会议传达省委、省委..
- 紧急扩散!关于排查密切接触者的接触者..
- 江西、安徽、浙江三省交界,有座秘境古..
- 【突发性紧急停水通知】马上将因停电全..
- 4月2日县城区部分区域停电通知
- 本站升级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 停电通知!12月19-21日婺源县这..
- 停电通知!11月25日婺源县这些地方..
- 寻 人 启 事:汪雨彤,你在哪里?你..